以我子女为例,论说早期教育

 

目录: 缘起

事实一  8岁前:学前班和小学

事实二  8岁后:中学和大学

讨论

 

缘起

报刊和电视再次讨论少年科技大学的神童,少儿早期教育永远是热衷于子女培养的中国父母们的话题。这里总有两种极端的做法,一种是无限制地给孩子加各种培训,早期教育甚至提早到还没出生时的“胎教”。另一方面,在看到个别拔苗助长的失败事例,又走到另一种极端,不敢在所谓的学龄之前让孩子开始学习汉字。

先不说到底那个正确,且看两个大家都确认的事实。第一个事实

是知识爆炸。即使有人不欢喜“爆炸”这个词,但是人类知识急速增加,是每个人都感觉得到的。因此,现代人就要比古代人学习更多的知识,这只有两个途径,加速学习或提早开始学习。第二个事实是,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聪明,见识多,理解力强,能够提早并加快学习。所以死守6岁、7岁甚至有推迟到8岁才成为所谓学龄儿童,是很不对的。

我少年时就曾思考“天才”问题(参见中学时期写的“论天才”),认为所有人智力差异不大,都有无限的发展前途,可惜许多人因教、学不当,或精力消耗在社会摩擦上,未能有所成就。我甚至想实录自己的成长历程,以供后人研究。显然会推想,如果自己有了孩子之后,必定会拿他们做试验。实际上不仅当时没有这种想法,就是在真正有了孩子时也没有想到这点。但以后的实际却使我不自觉地完成了这个试验,并且完全证实了我的观点。

我在1979年复职后才结婚,爱人是陕西彬县民办小教,1984年为了农转非、解决两地分居而调到旬邑县。1985年因开发成功PC-1500无字库汉字系统而被急于调到陕西省气象局,当时答应安排爱人工作的,后来没有兑现。我则忙于工作,也不知道跑关系,只要有吃有住就够了。很快有了一子一女,爱人照顾孩子已够忙了,还从两岁开始就用卡片教汉字。她没工作,本身是教师,就教授孩子小学课程。1990年,因工作不顺心,领导让我内退在家。我有计算机,正好编印古诗词、简易英语和计算机入门等教他们。小学课程结束后,我就接着教初中、高中。1112岁时送他们进民办的大专自考班,我也到学校工作照顾他们。儿子13岁毕业,先在母校管理网吧,后为一公司搞四中网校,最后在陕西新思维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新产品开发部。女儿长一岁,但迟2年毕业,开始工作更迟,也已工作2年,现为陕西省电信局一万号的话务员。

我儿子8岁时竟自称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,以后在数学和计算机上确有非凡的表现,我对他原有很高的期望。进大学后我一时疏忽,没有很好引导,在学业上没有了上进心。女儿数理较差,但在史地和绘画上有爱好,我未能加以培养。我承认后期教育是失败了,本来应该更好些。但与其他孩子比起来,还是很成功的。一般像他们这样年龄的孩子,还刚进大学或在高中。刚过19岁,已工作5年了,还一直是一个单位关键技术部门的负责人,全中国也不多吧?

多家媒体曾几度报导姐弟俩。不过记者的文章总不能百分之百准确,有夸大,也会有贬低。例如他们几次提到在家自学的蔽端,我也曾担心他们长大后人际交往能力差,但都没有出现。女儿的朋友和电话还不少,甚至年龄比她大得多的同学,遇到有关男朋友的问题,也跑来找她(当时还未成年)商量。总之,打破一般教育的常规,提早培养,没有坏处只有好处。现在一般孩子的四位祖辈中,总有退休者,有条件提早教育。现在实录我子女的成长过程,同时把媒体的报导也提供给大家,参照研究,希望都能提早教育下一代。国家能不能把上学年龄提早一两岁?这必定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国力。

 

事实一

8岁前:学前班和小学

       女儿张丽熵于1985年12月4日、儿子张砷于1986年12月3日,都出生在西安。我们没有进行过任何胎教,当时好像还不熟识这个新名词。因为爱人是高龄初产,医院建议剖腹产,我们没有接受,其中还有经济原因。我们经济不很好,有人戏说养不大这两个孩子。按城里人的观念,“养大”好像是要培养到大学毕业,而当前教育费用之高,真难供两个学生的需要。我两孩子只在大学阶段共化3万元左右,这时我已正式退休并在民办大学工作,额外挣的这份工资,足以缴学费了。我和爱人都来自农村,习惯于艰苦生活。我们没为孩子订过牛奶,甚至没用钱买过一斤鸡蛋,只偶而用从农村带来的粮票换一、二斤。但我经常买些有助于大脑发育的海产如虾米等,也熬骨头汤补充磷和钙。爱人常提及女儿扶着圆桌站立的照片,她记得是6个月大时拍的,认为这是骨头汤的作用。实际上可能是因为很早得到站立煅炼之故:我仿照家乡的立桶,做了个架子,上口圆,刚好放下婴儿,两臂撑在口子上。平常都立在这个架子里,抱的时间较少。

       我们还注意让孩子多出家门看看,多多接触形形色色的世界。儿子没满周岁,背着他们回浙江老家,沿途观景赏花,记得他俩在上海火车站还玩得非常高兴。除附近街坊外,能走路后,还几次特意带他们到郊外田野中,气象观测站等对他们是新鲜的去处,更是少不了的。不过《父与子》中说我为他们拆大彩电等情节纯属虚构,那时我们还没有彩电。那篇可算作报告文学吧,不难看出作者用的虚构手法。至于教中学功课时,我尽量置备一些理化仪器,买运动器具,测量房子高度,操作电脑等倒是真的。

       我父亲是小教,对我学习抓得严,那已是学龄之后。我岳父虽只读过2年书,却从2岁开始就用卡片教孩子认字,大孩子学会了,还要教弟妹。所以爱人也准备了大量卡片,从两岁开始就教汉字。大概孩子是把这活动当作游戏的,据爱人说,我在北京出差时,他们每晚非认够十多个字不肯睡觉。所以3-4岁时,就能看小人书了,订了婴儿画报等。女儿4岁时,曾送学前班一个月。当时进学前班必须达5周岁半,爱人想法挖改户口簿才送进去,要天天接送,不料学习反而退步了,所以再没有去。

       儿子也长到4岁后,我规定天天写日记,那怕是只写一句话。大概写了近两年,原来保存着,他们长大后读起来很兴奋。我还编一些唐诗、宋词、英语,还有节气歌、中医歌诀等,考虑对他们长大后很有用。可惜我没有注重背诵,能记下的很少。同时买来小学课本,由我爱人教到5年级。

       1992年,我到温州市一家电脑公司打工,93年下半年,转到一民办中学教电脑。与校长谈起两孩子没上学校的情况。许多邻居对我爱人说,孩子没有小学毕业证书,上不了中学,没有中学毕业证书,就上不了大学,要耽误前程。但在西安上小学,按年龄只能从一年级开始,我不同意。校长表示愿意帮助送入当地的小学。这样,我回家带全家住到该中学内,两孩子进入温州永昌镇小,插班在5年级。谁知那里小学是5年制,也就是毕业班。小学校长、班主任及数学老师特别照顾,还指定同学保护他俩。学习成绩也不错,把他们的作文登在油印的校刊上,在一次晚会上,要他俩合唱英文歌。儿子十三岁大学毕业的事绩,专条记载在该校百年校庆专刊里。民办中学的老师也很欢喜,有教他们英语的,有教象棋的。

       因为陕西和浙江的教育体制不完全一样,有人说以后难以参加陕西的高考,所以1994年小学毕业后就带回陕西。联系了两家中学,都因年纪太小,不肯接受。这时温州市另一家民办中学叫我去教电脑,答应负责把孩子都安排到附近中学,同时安排爱人和妻哥(中学教师)的工作,于是一行5人一起南下。好像民校还给永兴二中出了点钱,该校老师也指定同学保护孩子,本来一切都很好。一个月后因我们大人的工资不理想,只得回陕。最后找区教育局和省教委,气象局和我个人都额外缴了费,西安十中才把姐弟放在奥数班。但教导主任和班主任都不愿意,大同学更天天欺负他俩,一次推倒儿子坐到水盆里,棉裤水湿,竟上了半天课,以后眼睛也受了伤。这样坚持了两个月,学习成绩大降,只得回家由我自己来教。

 

事实二

8岁后:中学和大学

除了音乐和体育,所有中学课程我都教,外加计算机。我尽量做办得到的实验,改全部作业。除正课外,年年订7-8份适合他们的报刊,带他们到省图书馆借书,还大量买书。特别是许多旧书摊上有关科技、历史、传记等书,很便宜,买得很多。他们是没有多少玩伴,只有一位较亲密的邻居男孩,后来住得远了,且天天要上学,难得在一起玩,书籍就成了主要的朋友。我买回来的书,开始不一定就看,以后都慢慢被翻出来读了。儿子常写故事,我没时间也没兴趣看,有一次看到他写的好像不是故事,追问是什么,他竟说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。于是为他借几本有关的书,里面高深的数学我都看不懂,他也就放弃了。这段时间,他的数学兴趣很浓,先想出一个画鸡蛋圆的方法,让他写出来,我按他的做法编个程序画附图,登在1997419日《少年百科知识报》上。后又研究“雷劈数”,我参与一起研究,写成文章,刊于 数学学习(高等数学系列)《研究专刊》(1996)。这些都源于课外书报。

儿子对计算机的悟性也很高。我在1982年买的R1学习机及PC-1500袖珍机供他们学习BASIC编程。我虽也买了PC机,那时比较贵,功能差,软件也少,平常不让他们摸。后来他大概已看了我的有关书籍,说要做动画,让我把3DS装上。我是下午6时装好软件出门,8时回家时,他竟把动画做出来了,而我跟人学习时,一星期才入门。此后我让他多玩一会儿,他也更热爱电脑,并在1998318日《软件报》上发表一篇短文“我对电脑的追求”。他还有一个爱好是下棋。我只教了象棋的走法,后经温州许多老师的指教已大有进步,回陕后让他拜我单位高手为师,也买了不少象棋围棋书。西安举办首届网络象棋赛时,我带他去参加。当时网络是新鲜事,他上去东摸西摸,就与对方下起棋来。来电信局网吧参赛的许多棋手,几乎都不会上网,大家都来请他教操作方法。但正式比赛时,他下得太快,很快就被淘汰了。他气得跑掉了,自行车也不要了,到晚才回家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显然无能力指导一切学习。我的英语是自学的,发音不准确,要借助于录音机。儿子读得特别流利,我听不懂,不知道错不错。听了英语广播后,他竟写了封英文信,我写不出倒看得懂,寄给电台,竟播放了。初生之犊不怕虎,上街遇到老外,他们敢上前对话,我只能呆立一旁。女儿数理较差,却特别爱史地小说及绘画,我小时虽也欢喜过,但早已没精力顾及,所以也不能指导她。

这样,从1995年到1998年共3年半时间,我完全环绕孩子转,不分节假日, 6年中学课程基本完成了。下一步怎么办?

 正当我彷徨之际,《三秦都市报》来采访并发了头版新闻,我以此为由写信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,希望到那里深造。他们批准我儿子参加当年高考。5门课考了250多原始分,相当均匀,每门都50多分,应该说不错了。但少年班的录取分数线高达500-600分,据说在安徽、江苏有不少预科班,我想,即使再准备一年也是考不过的。那年老家的侄儿来学计算机,送他回家时,偶然在火车站附近看到许多招收自考班的。我选西北大学的计算机自考班去试试,不料负责人张文恺教授接受了。上课在校内教室中,住宿却租校外民房。开始我怕孩子早上起不来不能按时上课,谁知他能比其他人早进教室,为欢喜他的许多女同学占座位。学习也不错,尤其在计算机实验上还帮助别人。张教授要他参加西安地区计算机大赛。初赛成绩很好,骄傲了,以为可得一等奖,复赛考得不理想,决赛时因操作熟练,最后得了三等奖。

一切出乎意料的好,我也松了口气,不再天天跑学校了解情况。但学期快结束时发生3件事:他带在身边的PC-1500袖珍机丢了,他说是在路边与人下棋时被偷的;鼻青脸肿受伤了,他说是张老师带得奖者到饭店吃饭时,从楼梯上跌下来跌伤的;更严重的是,学习成绩下降了。我反复了解才知道,他上课经常打盹,脸上的伤是被游戏厅一个男孩打的。我只给他够吃饭的钱,他那来的钱上游戏厅,可能把袖珍机卖了。他以前就设计过无数游戏棋,好玩是孩子的天性,游戏机更害过许多小孩。我设法让他住到校内的学生公寓,远离游戏厅。最后找到我中学同学西大副校长,还是解决不了,他介绍我转到民办的西京大学。西京大学远在郊区,游戏是没有了,但仍不好好学习,晚自习总到小卖部看电视。我要求进校任职,可以时刻监管,并跟着学他的所有功课。在督促下,他的自学能力很强,把拉下的两门较难的功课(“数字电路”一开始就没听,“离散数学”西京大学在第一学期开过了)补起来了。他还组织同学成立“水滴工作室”,实际上只有他自己一人编研软件,许多同学玩他的游戏软件“市长大人”。后来让他搞了个网站,里面有他对游戏的研究及编写的故事,我没兴趣看,但网站的点击率比我的网站要高5-6倍。

  儿子入高校时,女儿经校长特批也进了民办中专。学校在南郊,星期天骑1个多小时自行车回家。国庆节时校长竟叫她顺便送同学到车站,可见已可独立生活。后来也进西京大学英语自考班,虽然不如她弟,有两门课没通过国家考试,但在同班同学中不是最差的。

 

讨论

以上是我孩子成长的实录,虽不能事事都记下,但主要情节完整,还有一些细节将在这里讨论时提及。不否认个人记忆也会有错的时候,但关键细节决不会错。记者的文章则更容易出差错,如两者有出入,请以我的叙述为准。

我孩子的事例证明,早期教育是可以的,我在“汉字优势与幼儿教育中引用日本的研究说,最好二岁开始认汉字。一个小生命诞生,没有谋生本领,不熟悉环境,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感兴趣,好玩是积极学习的表现。只不过万事万物太多,他只能关注几个,这就要大人创造条件,引导到正确的方向。做一些识字卡片,鼓励他认,达到非认几个汉字不睡觉,把学习当作玩,是可能的。我孩子没多少玩伴,女儿不会跳皮筋,是事实,但这没影响日后的交际能力,没有坏处。正因为如此,才使他们向书籍找乐处。有人担心,儿时学得早了学得多了,长大后会厌学,这顾虑也是不必要的。我孩子大专毕业后是没去争取更高的学历,但对感兴趣的书报,仍然爱不释手。学业上不求上进的青年太多了,显然并不是因早学引起的。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迫他学习,那是会引起逆反心理的。

但我在管教过程中,曾采用严厉的责罚。当时不仅左邻右舍担心将来不能上大学,我父亲也反复对我说,旧社会是要“易子而教”,就怕对自己子女不严。我则记着苏联马卡连柯教育流浪孩子时,一次严厉的责打使一个少年变好的故事,相信严责是必要的。所以当他们做了错事或没完成作业时要打手心,一次真的把小手都打肿了。妻子说我心狠,她父母从没有打过她。我母亲常打我,我会与她对打,父亲没打过我,我却怕他,很少与他说话,有要求只在日记中反映。所以打骂不是办法,决不能滥用。孩子当时虽默默忍受了,我知道背后却商量着反抗。儿子更犟,有一次被我骂了一下,竟离家一宿不回。他妈埋怨,我夜里到街上四处寻找,他却躲在大院内和我们捉迷藏,天亮才被门卫发现。

报刊上只介绍爱心感召、善于引导的事例,反对严厉责罚,责罚确也是技穷的表现。儿子得到国家的大专文凭后,也去考过本科课程,但实际上却醉心于网络游戏,继续责罚只有反作用,我真没招了。这时看了电视剧“大宅门”,主角白敬琦被他妈赶出家门,最后仍有出息。有时候任何说教都没有用,只有在社会中的磨炼才能成才。我管不了,只得放手不管,让他远出工作。5年来,他的工资到底有多少,他不会实说,我也不问,反正没一分钱到家,也没一分钱积蓄。许多人认为我完全不管会害了孩子。我看到单位重视他,甚至一人飞琛圳、北京等地;除一度曾吸烟外,也不可能有太坏的习气。去年春,老总决定额外给家里每月800元,让他妈不要再外出挣钱。原来很少回家,现在每月都要给他妈送钱,我戏说是给他妈发退休工资。他到家总问问父母身体如何,考虑安排他妈的休闲生活。一个刚满18岁的孩子能做到这样的,确实难得。总之,我两个孩子都成熟得早,已是成人了,不需要大人过分操心了。

幼小时,容易引导。及早发现苗头,鼓励好的,也可以改变条件,阻止向坏方向发展。年纪一大,孩子的主动性就成主要的了。所以要及早培养远大的理想。有成就的伟人,几乎青少年时就有理想。有理想有追求,就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。想的当然不一定都能实现,但想都不想,要有成绩,可能性就很小了。条件变了,理想可以变,在原有理想推动下积累的知识财富,对新目标仍有用,因为学科交错常有新成就,可能还是成功的条件。所以我鼓励所有年青人都要早早建立自己的理想。我记不起自己是什么时候因什么原因确立第一个理想的,多看书,特别是科学家传记,可能作用大,所以尽量提供这方面的资料。我不知道还缺少什么,我自己两个孩子至今却说不出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,这是我教育的失败。

网络和游戏是一般家长最忌恨的。我不玩也不懂游戏,但孩子爱不释手,没办法禁绝。儿子说游戏有种种好处,IT产业里就有游戏产业。网络是知识的海洋,虚拟社会逐渐成了新时代的现实社会,更不能禁。小孩的悟性比大人高,黑客高手几乎都是孩子。我们只能正面教育,防止病态的长期沉湎于网络和游戏,但不能够因噎废食硬性禁止。现在看来,我儿子达到目前的水平,一大半是从网络和游戏学到的。

生硬地违背孩子的意志是没有好结果的。像宁铂那样的神童,已欢喜中医和天文,却要他搞理论物理,结果是出家了。但愿他在新的环境下,能做出成绩来。做父母的和教育者,应及时发现孩子的爱好,让他向有利的方向发展。如果要定向培养,必须从小使他耳濡目染,产生这方面的兴趣。万一他仍不喜欢,那就没办法,只能承认失败。我儿子十岁前很有数学天赋,我未能使他持续。女儿数学基础差,可能是由于引导不当。我爱人说,开始学算术时,她记的快,作业很少错。她是按公式套的,没有反复推演,弄清算法的真谛。这可能与我儿时学唱歌一样,走偏了方向(参见《论天才(续)》)。总之,教和学都得讲究方法。

社会很复杂,教和学更加微妙。可能我没能全面准确地表述我孩子的成长历程,有些问题没解决,有些看法不一定对,仅供参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6219